以“丹青律动·万象同辉”为主题,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第18届运动会会徽正式发布。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会徽本届运动会会徽设计者由英才书院·汉语中心11年级孙子婷绘制,会徽整体以“丹青”为韵、以“律动”为形,既寓意万象竞发、青春同辉,也象征着学校多元融合、自然生长的教育理念。
第18届会徽设计者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新英才学校HKDSE课程11年级1班的孙子婷。
在我10年级时来到新英才学校时,偶然了解到运动会会徽设计征集的活动,心中便埋下了一颗参与的种子。等到了11年级,我下定决心要参加。而这次设计经历也成为了我平淡校园生活中的第一个亮点,让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展现创意的机会。
学校第十八届校运动会以“丹青律动·万象同辉”为主题征集会徽,我深觉《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意境与主题极为契合,于是以此为灵感开启设计。最初的初稿,我尝试用蓝绿渐变的线条营造流动感,虽有色彩的灵动,但整体造型与运动会的关联度不足,看起来更像一幅抽象的艺术画,而非能直观体现运动精神与校园运动会特色的会徽,在主题契合度和标识性上存在明显欠缺。
随后,我对设计进行了调整,形成了第二版。设计依旧保留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保留以前选取的富有丹青韵味的色彩,将跑步、跳高、跳远三个运动小人的造型巧妙融合,组合成山峦的形态。既展现出运动项目的多样姿态,让会徽在视觉上更具运动张力,也更紧密地贴合了运动会的主题。不过,此版选取的运动形态在表现力上仍有不足,于是我又进行了最终改版,最终完成了本次运动会会徽的设计。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坚持由学生设计运动会会徽的传统,至今已延续整整十八届。每一枚会徽都倾注着同学们的智慧与心血,凝结着青春视角下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与对艺术美感的追求,更展现了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始终信任学生、赋能学生,让教育在真实的实践与创造中焕发生命力。
历届运动会会徽
2008年 民族文化首届运动会
2009年 大自然颂第二届主题运动会
2010年 中华传统文化第三届主题运动会
2011年 国际文化第四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任鹏儒
2012年 北京文化第五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王静怡
2013年 体育文化第六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霍乐淳
2014年 对话数学 · 牵手智慧第七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李逸
2014年 探秘科技 · 放歌未来第八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宋雨轩
2026年 五洲节日 · 民宿探源第九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王娟
2017年 雕刻时光 · 守望成长第十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朱锦成
2018年 融汇中西 · 点燃创意第十一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华睿思
2019年 探问丝路 · 心行亚欧第十二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李昊泽
2020年 解码健康 · 致敬成长第十三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李昊泽
2021年 揽胜九天 · 寻芳未来第十四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王帅然
2022年 影海寻踪 · 光耀百年第十五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陈宣
2023年 区域文化 · 纵横华夏第十六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魏钰彤
2024年 奥运汇聚 · 璀璨英才第十届主题运动会创意设计者 杨嫄
一年一届,一会徽一故事。十八年的时光流转,积淀的不仅是设计形式与美感的演进,更是一以贯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初心。
在这源远流长的传统中,艺术真正走出课本,融入生活;体育不再局限于竞技,更升格为一种精神与文化的表达。孩子们在真实可感的项目中学习、创造、成长,以校园主人翁的身份,为每一次盛会镌刻下独一无二的青春徽记——教育,正在这样的时刻自然而深刻地发生。
随着第十八届运动会的到来,会徽设计征集活动也在全校师生的热情参与中热烈启动,共收到数百幅投稿作品。经过评审团的初步遴选,61幅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成功入围。随后,由校领导、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评选团展开终审,最终评选出“十佳”优秀设计作品。
第十八届运动会会徽“十佳”作品
在十五年一贯制的自然生态教育环境中,新英才学校不断培育融艺术、体育与生命教育于一体的丰沃土壤,滋养学生全面成长。
金风送爽,盛会如约。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将于9月30日正式启幕,让我们共同奔赴这场青春与梦想的盛会,聆听生命的律动,见证活力的迸发,感受精神与意志在赛场上飞扬的光芒。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c@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