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创造

爱与创造首页>爱与创造>正文

从心出发,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研究中心 时间:2015/7/4 12:01:00 点击数:

一、 从心出发
  “心”,本义“心脏”,代表一个生命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教育中,什么是最核心的呢?这个核心就是“心智”与“心灵”。
首先,生命的存在不仅是身体的存在,更是心灵的存在。因此,从心出发,就要关注孩子的身体,更要关注孩子的“心智”与“心灵”;尊重Ta (他或她)的身体,更要尊重Ta 的需求和天性。欣赏每一孩子,欣赏Ta与众不同和奇思妙想;尽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呵护Ta 的健康、尊严和勃勃的生命力。
其次,生命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更是“心智”与“心灵”的发展。你不能教会一颗种子如何成为一棵树,但是,当你给它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养料,让它发挥内在的潜能,它便可以成长为一棵健康的、茁壮的大树。这就是成长与教育的关系。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不能打破成长的秩序,揠苗助长;更不能替代成长的主体,越俎代庖。身体的成长如此,“心智”与“心灵”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从心出发,就要尊重成长的的主体,科学地解析成长的秘密,遵循成长的规律,然后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最大化地帮助其发挥潜能。
再者,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活着,更在于活着的意义。教育作为人特有的社会活动,必须彰显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价值。因此,从心出发,就要引导孩子的心灵,引导发展中的孩子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天命,帮助其成为最好的自己。
要呵护好“心智”与“心灵”这个“核心”,教育者必须要有“爱心”、“真心”与“恒心”。教育者与孩子之间以心换心,才能达成双方的共同发展。
首先,教育者要有“爱心”。教育要建立在关怀与爱的基础上。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感受、兴趣、问题,关心他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当然,与此同时,也把这种关心和爱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真、善、美的润泽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世界。
其次,教育者要有“真心”。有些学校名为“爱生”实为爱自己,以对学生未来负责为名,行偏面追求升学率之实。他们无视学生当下的幸福,肆意摧残学生的身心。扭曲的教育养成孩子扭曲的性格,造就孩子扭曲的人生。真爱的教育一定是回归本原的教育,把握关键的教育。回归本原,意味着教育要澄清目的,想清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要培养什么人?要教什么?为什么?把握关键,意味着教育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坚信,教育应该放下功利、以人为本,为每个个体的幸福着想,在这个基础上,系统研究育人目标、研究发展规律,并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
再次,教育者要有“恒心”。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个教育举措可能不会马上见效,一次付出很难获得即时的回报,总之,你无法让孩子完全按照你的步调成长。因为,教育遵循的是生命的节奏。教育需要等待,这种等待可能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要坚守信念,付出100%的努力,掺不得半点假;等到花朵自然绽放,果实自然成熟的那一天,教育终显其伟大的魅力。

二、 做最好的自己
“最好”是“好”的最高级。如果说“更好”源于不断的比较,而“最好”则要求“止于至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呢?
首先,要内观问心。因为与他人的比较只能换来相对的“更好”,而现实却不可能穷尽所有竞争的对手。要想通过一味地外求来换取“最好”,是无法实现的。而且,比来比去,终将迷失自我,失却根基。因此,做最好的自己,要内观,要问心,去体悟宇宙中最精妙的智慧;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坐标系,形成清晰的、个体独特的价值追求。
其次,要活在当下。也有人说,“更好”可以不和别人比,而和自己比。比如,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好。然而,这里的“更好”指向的是未来,而“最好”则强调的是当下。生命的意义要从当下去寻找,只有按生活本来生活面貌去生活,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因此,做最好的自己,要和当下的生活保持最真实的联系,担起此时的责任,尽心体验每一刻的过程。
再次,要放大格局。当你站在山脚,眼前看到的是一步一景的变化,你只能在局促的视野里,亦步亦趋地分析、比较;而当你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辽阔的视野会让你清晰地看到山势的变化,明晰心中所想。这样的理念同样适宜于时间的维度。当我们用一生的眼光去看待发展,今天和明天的得失,10分和5分的差异,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做最好的自己,要放大格局,放长眼光,用大势化小势;这样才能为发展带来空间,给生命带来的张力。
最后,要至诚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人对“最好”的一种阐释。生命只有一次,对真、善、美的追求就必须至诚至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因此,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尽量发挥最大的潜力,不保留,也不透支;追求真善美,尽心尽兴,不后悔。
要做最好的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卓越,意味着志向高远,相信自己的力量;意味着不断努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不懈怠、不妥协、不服输,是热爱美和真理,是永远满怀希望。追求卓越,是马斯洛描述的人的最高级需求——自我实现,它强调要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新英才学校要做最好的自己,办卓越的学校;新英才的老师要做最好的自己,成为卓越的老师;新英才的学生要做最好的自己,创造卓越的人生。
二是突破与创新。通往最好的自己的道路需要自己探索和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与学习,更应该突破和创新。突破和创新意味着要努力攀上巨人的肩膀,并奋力超越;突破和创新意味着要不断放下自己过去的成就,重新开辟新天地;突破和创新意味着不盲从,坚持走自己的路;突破和创新意味着看前方,勇于接受挑战。新英才崇尚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使命,办不一样的学校。
三是多元化的评价。最好的自己,由谁来评价?是排名列表里分数最高的那一个?还是独木桥上的千军万马中的第一名?我们心中的“最好的自己”绝不是这样的。我们相信,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同的潜力,都有独特的价值。生物学研究已证明,同质化必然导致灭绝、多样化才能带来繁荣。多元智能的研究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职能优势组合。因此,新英才学校信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坚持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尊重个性,欣赏差异,帮助每一个个体发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走向成功。

三、 平衡的智慧
如果说“从心出发”是由内而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自外而内;如果说“从心出发”是厚德载物,“做最好的自己”则是自强不息;如果说“从心出发”是新英才教育的启点,“做最好的自己”则是新英才教育的发展方向。其实这两者就像是一个物体的两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平衡的关系。
平衡中包含了对立,也包含了和谐。就像阴与阳、天与地、水与火,他们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我们相信,平衡中对立的两极的无限延伸将带来与众不同的张力,而二者的和谐相处将产生不可估计的力量。
平衡中包含了变化,也包含了稳定。就像动与静、遗传与变异、同化与顺应,在这看似简单的法则中,万物选择、适应,生存、繁衍。我们相信,平衡中的变化与稳定,阐释的是永恒的真理,创造的是大千世界,万般可能。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这种平衡体现在——新英才学校既关注成功,也关注幸福;既强调行为的规范,也崇尚精神的自由;既传承历史经典的教义,也聆听未来的召唤;既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也注重全球视野的培养;既强调共通的品格、方法、技能,也注重个性的差异;既关注智商教育,也关注情商教育。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种平衡体现在——新英才学校期待学生,既高度理性,也高度感性;既遵守规则,也不断创新;既自信自主,也谦虚谨慎;既成绩优秀,也人格完善;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既系统专注,也爱好广博。
总之,新英才将遵循着平衡的法则,在教育中从心出发,努力创造最好的自己。



校址: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开发区安华街9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邮编: 101300

人力资源部:010-80413037      家长接待中心:010-80467117 80467116 80413001   

Email: principal@bjnewtalent.com(校长邮箱)  luoyj@bjnewtalent.com(家长接待中心)  hr@bjnewtalent.com(人力资源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1302001395 京ICP备09059936号-1